2018-04-27
(發表于《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》2018年4月 第24卷 第2期 P131-134)
基金項目:
國家自然科學基金(8140190281501992)
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(2014JJ2144, 2015JJ3086,2015JJ6064,2015JJ6065,2014SK3237,2015JJ3085)
肺癌確診時多數患者分期較晚,5年生存率不足20%。化療是肺癌綜合治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,更是晚期肺癌的重要治療手段。但化療的不良反應限制了其應用,骨髓抑制是其最主要的限制性毒性,尤其是II度及以上的白細胞下降迫使治療中斷或時間延長。近年來,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(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, G-CSF)的廣泛應用,成為化療后治療嚴重骨髓抑制的主要方法。但G-CSF價格較高,注射方式繁雜,發熱、骨骼酸痛等副反應發生率高,且常常針對性治療,較少預防,急需新藥發現。本文對比研究了2014年1月1日—2016年12月31日湖南省腫瘤醫院191例肺癌患者,探討生白合劑對化療后骨髓抑制的預防作用。
觀察生白合劑對肺癌化療后骨髓抑制的保護作用。
入選標準:
(1)年齡≥18歲,≤65歲,性別不限,初診、初治;
(2)經病理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IV期,小細胞肺癌為廣泛期,行TP/TC,EP、EC方案化療(化療藥物劑量:紫杉醇脂質體175 mg/m2,依托泊苷120 mg/m2或100 mg/m2,順鉑75 mg/m2,D1,卡鉑AUC=6);
(3)化療前白細胞≥4.0×109/L且≤10×109/L;
(4)PS為0~1分,無合并其他嚴重疾病(心、肝、腎、血液病)病史。
排除標準:
(1)對本品有過敏史;
(2)妊娠;
(3)化療第4天至觀察結束期間使用過類固醇激素;
(4)合并使用除G-CSF之外的其他升白細胞藥物。
非小細胞肺癌患者:給予紫杉醇脂質體175mg/m2,D1,順鉑75mg/m2,或卡鉑, AUC=6,每21天為一個周期;
小細胞肺癌患者:給予依托泊苷120mg/m2,D1-3,聯合順鉑75mg/m2,D1;或依托泊苷100mg/m2,D1-3,聯合卡鉑,每21天為一個周期。
生白組:于化療當天開始口服生白合劑,一次40mL,一日3次,連服4天,第5天開始劑量減半服用,一次20ml,一日3次,連服4天,共計8天(共計3瓶生白合劑)。期間若出現III°及以上白細胞/中性粒細胞下降,則使用G-CSF(200μg)至少3天,直至白細胞總數≥10×109/L。
對照組:不服用生白合劑,若出現III°及以上白細胞/中性粒細胞下降則使用G-CSF(200μg)至少3天,直至白細胞總數≥10×109/L。
(1)外周血白細胞/中性粒細胞變化,每3天查外周血白細胞,白細胞低于2.0×109/L或中性粒細胞低于1.0×109/L,每天查外周血白細胞 1 次;毒性評定參照CTCAE4.03。
(2)G-CSF用量:比較兩組G-CSF的平均用量。
統計學分析:SPSS19.0,卡方檢驗及配對T檢驗,檢驗水準P=0.05(雙側),P<0.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。
生白合劑顯著降低骨髓抑制發生率
參照CTCAE4.03,骨髓毒性主要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下降,處理組(生白組)化療后III~IV度骨髓抑制發生率 8.42%,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2.9%(Χ2=8.52, P<0.01)。生白合劑可使化療后骨髓抑制的發生率下降63.23%,有效預防化療后的骨髓抑制。
生白合劑顯著降低G-CSF使用量
處理組(生白組)24例患者因骨髓抑制使用了G-CSF治療,共用G-CSF(200 μg)79支。對照組53例患者因骨髓抑制使用了G-CSF治療,共用G-CSF(200 μg)163支。兩組人均使用G-CSF用量分別為0.83(79/95)支和1.70(163/96)支(t=3.566,P<0.01)。由此可見,生白合劑可顯著降低化療過程中G-CSF的使用量。
研究結果表明,在肺癌化療過程中聯合應用生白合劑可:
1.顯著降低骨髓抑制發生率;
2.減少化療過程中G-CSF的使用量;
3.減輕化療藥物毒副反應,改善患者生活質量,增加化療耐受性;
4.與其他研究相比,趙澤豐[1]等匯總了地榆升白片等藥物在預防骨髓抑制中的作用,但我們的研究證實:生白合劑預防骨髓抑制的效果比地榆升白片好。
參考文獻:
[1]趙澤豐,何希瑞,張強,等. 地榆升白片治療腫瘤化療后引起的白細胞減少Meta分析[J].西北藥學雜志,2017,(5):648-652.